首页

学院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第二届细胞模型制作大赛圆满落幕:以创新实践赋能医学人才培养

发布日期:2025-04-29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 

为激发青年学子对生命科学的探索热情,提升实践创新能力,助力我院科研创新人才培养,420日晚,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、求新书院特举办细胞模型制作大赛,本次比赛由临床血液检验学教研室承办。学院党委阮杰书记、吴笑韬副书记,临床血液检验学教研室林满华教授、谢朝阳老师、蔡静怡老师、23级形态班班主任蒋丹老师、23级形态班同学以及对细胞形态充满兴趣的同学们共同参与。

 

开幕式:聚焦实践育人 激发创新动能

活动伊始,吴笑韬副书记在开幕致辞中指出,细胞模型制作是贯通医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桥梁。他强调赛事秉持"知行合一"的育人理念,旨在推动《组织胚胎学》《细胞生物学》等课程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,要求参赛团队在模型制作中精准呈现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特性,希望同学们在后续汇报环节,遵守"三要"原则——"逻辑要清晰、表达要专业、演示要自信",并预祝各团队赛出风格、赛出水平。

吴笑韬副书记致辞

 

赛事聚焦:多维呈现细胞微观世界

八支参赛团队围绕血液系统核心主题展开角逐,通过粒细胞系统、红细胞系统、淋巴细胞系统、巨核细胞系统、单核细胞系统等模型的动态演绎,系统解析细胞发育阶段中胞体结构、核仁、染色质等细胞结构变化及功能特性。值得一提的是,部分团队创新引入互动体验环节,不但鼓励在场的同学们主动回答,并且邀请评委参与模型组装制作过程,生动阐释血小板生成机制,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。

 

2模型

5c461026028ebcdb9c18438820eec27e_

 

3443582303e4c0fe8e8cbc4122e34a4e_

40a7abaadfa472fc1db638fe95cb82e0e6246a298314356b30201ae6044a53

 

细胞模型展示

 

4a1ac9b029dc7343d1c37c0343ee15b

7d389a99fb90a0064cb92f6b7803a4a

 

 

fd0a0ccbb7948274e65f0a40e7f0ce84_

4bd00d6f2c4afd489ff93920709ee9ea_

各组演讲展示

 

专家点评:立足专业视角深化教学实践

评委点评环节中,林满华教授肯定了同学们的制作成果和汇报表现,针对性地对每组同学的表现进行了专业点评,提供了改进建议,并且鼓励同学们尝试脱稿,做到展示自信、态度谦逊、准备充分。谢朝阳老师则聚焦学科本质,指出"细胞超微结构与光镜形态的对应关系是本次活动的核心价值",指出要更加关注细胞的超微结构尤其是电镜下的形态结构,并且加强和模型的联系,避免出现幻灯片与演讲内容有出入的情况。蔡静怡老师对同学们提出更高期许,希望同学们的制作与汇报能更加贴合细胞模型的主题,并以形态班成员要求自己,不仅仅将此次活动看作一场比赛,而且能作为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机会。

评委点评

 

比赛结果:创新成果获大家认可

经过激烈角逐,《巨核星海:一场血小板的诞生之旅》小组获特等奖;《微观世界的建筑师—红细胞变形记》、《巨核细胞系统:血小板制作的工厂》小组获一等奖;《趣说细胞之揭秘淋巴单核细胞》、《中性粒细胞系统模型展示》小组获二等奖;《粒细胞系统》、《红细胞的生命之旅——从干细胞到氧气使者的蜕变》、《单核与淋巴细胞模型讲解》小组获三等奖。

特等奖:宿铭轩 赖铱琳 吴静茹

 

一等奖:朱玺君、罗婷婷、汪思淼、王奕涵、哈丽美热、古丽达娜、杨佳乐

二等奖:武娇洁、慕雨溪、余雨晟、方慧敏、朱宗哲、张新、闵诗捷、陈祥燕

 

三等奖:谢雅怡、廖漪欣、杨韫吉、彭怡佳、张雪琪 李可欣 潘颖欣 易彦伶、钟其鑫、胡雍卿、陈壮锦、高恭驰

 

 

 

 

圆满落幕,未来可期

阮杰书记在闭幕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汇报成果,赞扬获奖作品在医工交叉领域的创新潜力,期待未来同学们能创新探索更多虚拟仿真、生物材料等前沿技术,推动细胞模型向智能化、高仿真方向升级。

本次活动通过"项目式学习+竞赛式展示"的创新模式,成功构建了"教学-实践-创新"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,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实践范例。

 

阮杰书记闭幕致辞

 

合影留念

 

 

 

文:宿铭轩

图:2023级细胞形态特色班

审核:蒋丹

复核:谢朝阳

审发:阮杰